十六夜水榭宴集次前韵

月上帘拢璎珞光,凭栏十里水如霜。
都成意气当筵尽,坐戏兰苕照睡凉。
波外歌喉寻缭绕,灯前山色界青苍。
柳丝莫放边愁入,准傍鸦窠作醉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三立的《十六夜水榭宴集次前韵》是一首描写夜晚水边宴会情景的古诗。下面将从作品原文、作者背景以及文学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 作品原文
  • 诗中描述了月上帘拢时的美景,凭栏望去,十里之远的水面上如霜般洁白透亮。整个场景仿佛都成了一场意气风发的宴会,而人们尽兴地享受着这难得的欢聚时光。
  • 在灯前,诗人观察到波外歌喉缭绕,山色界青苍,似乎将自然之美与人间欢声笑语融为一体。
  1. 作者背景
  •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啸麓老人,晚清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尤其在词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
  1. 文学价值
  • 作为近现代诗歌的代表作,《十六夜水榭宴集次前韵》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与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友情的赞美。同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极大的情感共鸣。

《十六夜水榭宴集次前韵》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赞美之情的作品,更是陈三立艺术成就的集中展现。通过这首诗可以领略到陈三立卓越的文学才能以及对生活深刻的感悟。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还是文学欣赏,这首诗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