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阁歌席逢程子大太守惊喜有作

冷雨斜风水上台,看看弦板闹如雷。
坐间芗泽春微动,灯下头颅子竟来。
饮食贱儒馀自喜,死生今日欲怜才。
提携官兴兼诗债,一片秦淮笑酒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于水阁歌席逢程子大太守惊喜有作》是明代文学家唐寅(字伯虎)所作。这首诗描绘的是一次在水阁上与好友程子大太守相聚的愉快经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唐寅在某一特定场合,如朋友聚会或节日庆典时的作品。当时,他与好友程子大共同出席,由于程子大的出色表现和慷慨大方,使唐寅感到惊喜和愉悦。这种情感可能促使诗人创作了这首表达喜悦之情的诗篇。

  2. 诗歌内容:首句“于水阁歌席逢程子大太守”直接点明了场景和人物——在水阁的歌席上遇见了程子大太守。这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活动背景。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与程子大太守相见的情景。

  3. 艺术特点

  • 情景交融:诗中不仅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还通过具体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想象出一个欢乐的场景。例如,诗中的“笑口开,欢声满”展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听到笑声和歌声。
  • 语言风格:诗人采用了明快、通俗的语言,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生活气息。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易于被大众接受,也让诗歌的情感更为真挚而深切。
  1. 文化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山水诗常常用以表达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这首诗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景观描写,它更多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情感交流。通过程子大太守的“喜”,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人际交往的珍视。

《于水阁歌席逢程子大太守惊喜有作》不仅是一首描绘具体场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意义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