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夜和答姚叔节陶宾南

薜萝在眼月窥门,怪汝初寻红树村。
书壁蜗牛灯自静,移床蟋蟀夜还喧。
噤吟已了秦庭客,橘颂终伤楚些魂。
莫面云山笃行李,鸿蒙原有槁梧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园夜和答姚叔节陶宾南》是一首由陈三立创作的诗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陈三立(1859年1月25日—1940年9月23日),字伯循,号散原,江西省义宁州西乡白面坝村人。他是清末民初的重要诗人和文学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成就。陈三立在诗坛上享有盛誉,其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与尊敬。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在内容上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2. 诗歌内容:陈三立在安庆乘船路过时,怀念起安徽桐城学堂的任总监姚叔节,于是创作了这首《园夜和答姚叔节、陶宾南》。诗中通过描写夜晚雨中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莫面云山笃行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关切和不舍;而“枯老的梧桐树”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深厚。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厚意,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陈三立的《园夜和答姚叔节陶宾南》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画卷。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