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百舌巧言辞,阑入春风处处悲。
初破杏花三日雨,半颓竹榻一家诗。
灌园功状痴儿窃,投老光阴知者谁。
风景不殊烦举目,迷离最是负当时。
园居即事次韵答义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园居即事次韵答义门
陈三立,清末诗坛的一颗璀璨星辰,他以其独特的文学天赋和深沉的情感,在诗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园居即事次韵答义门》便是其作品中的佳作之一,通过这首作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还能感受到他对友情、对生活的深深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精细描写,如枝头的百舌鸟、春风中飘落的杏花,以及竹榻上的诗情画意,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同时,诗中的“初破杏花三日雨”一句,不仅描绘了春雨的细腻,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
陈三立的诗歌语言优美,用词准确,情感真挚。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人格化,使其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例如,“灌园功状痴儿窃”一句,不仅形象地展现了一个默默无闻者的自我牺牲,也体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不仅是陈三立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观念的独特视角。
我们更应该重视和传承这种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和欣赏像《园居即事次韵答义门》这样的优秀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感受文化、提升审美能力。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共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