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赵翰林入都 其一

君仍从此去,飞叶正茫茫。
江海晴看剑,歌吟晓隔霜。
加餐为世出,抱蜀与天翔。
辗转尊前地,霄鸿自作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赵翰林入都》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赴京城的关切之情和惜别之意。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平仄相间,朗朗上口。

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春日景象。杨柳依依,渡口行人稀少,似乎在暗示着别离的悲凉氛围。这一句既描绘了离别的背景,也预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次句“京洛相逢否”,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行程的担忧。他想知道朋友是否能够顺利抵达京城,与旧友重逢。这里的“京洛”指的是洛阳,古代洛阳作为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诗人担心友人是否能在京城找到知音,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三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则通过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春风无法吹过玉门关,象征着友人即将离开故土,踏上遥远的征途。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寄托了他对友人平安归来的期望。

最后一句“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告别友人后,独自回到山中家中,夕阳西下时,才关上柴扉。这里的“相送”既指送别友人,又隐含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情感。“罢”字在这里有结束、放下的意思,意味着诗人已经将心中的感情寄托于自然的景色之中,不再牵挂离别之事。

《别赵翰林入都》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杨柳、春风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离别、重逢、归乡等主题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