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卒仍依路,迷茫尚有村。
高林寒日脚,绝壁削云根。
鸟断千山影,花凄独客魂。
回看松槚客,洒泣向乾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仓卒仍依路,迷茫尚有村。
高林寒日脚,绝壁削云根。
鸟断千山影,花凄独客魂。
回看松槚客,洒泣向乾坤。
《长沙还义宁杂诗其十八》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从岳阳返回长安途中所作。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表现了他漂泊生涯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乱后支离鬓毛衰,
归来看剑不能为。
江风引舟行不速,
楚地多猿啼更悲。
首联“乱后支离鬓毛衰”,写自己的头发已因战乱而稀疏,面容憔悴,形容自己已经衰老不堪。颔联“归来看剑不能为”则是说回到故乡之后,看到满目疮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悲痛,手中的宝剑也无法用来报效国家、恢复中原。颈联“江风引舟行不速,楚地多猿啼更悲”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回乡途中的情景,江风强劲而难以驾驭船只的行进速度,楚地的猿猴叫声更加凄凉悲切,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痛心疾首。
《长沙还义宁杂诗其十八》通过描绘杜甫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经历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国家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