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外传消息,匈奴竟入关。
不成诛上将,犹自塞南山。
江海今无险,楼船去不还。
汉家铙吹曲,凄切送啼颜。
送罗布衣游广州军府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罗布衣游广州军府》是一首由近现代诗人陈三立创作的古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简介: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晚号独秀山民,湖南善化(今湖南省长沙市)人,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文学家。陈三立一生经历清末、民国、抗战等时期,其文学成就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送罗布衣游广州军府》便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诗歌原文:帐外传消息,匈奴竟入关。不成诛上将,犹自塞南山。江海今无险,楼船去不还。
诗歌解读: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首句“帐外传消息,匈奴竟入关”描绘了边塞战事紧张的场景,表达了国难当头、边疆告急的紧迫感。次句“不成诛上将,犹自塞南山”则揭示了尽管有英雄豪杰试图抵御外敌,但面对强敌依然无能为力,只能寄望于自然山川的屏障。第三句“江海今无险,楼船去不还”进一步强调了国家边疆的空虚与无力,楼船无法归来象征着国家的软弱和无助。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及对英勇将士的敬仰。
通过对《送罗布衣游广州军府 其二》的解析可以发现,陈三立的这首作品不仅仅是对个人或特定群体命运的关注,更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一位诗人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