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园集饯沈京兆

山气隆隆合,溪流宛宛过。
晴楼澹榆竹,秋佩照藤萝。
深念传杯静,微阳拂袂多。
此行关国论,应解忆岩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鉴园集饯沈京兆》是一首诗歌,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三立。该诗描绘了与沈京兆的离别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他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人。陈三立在光绪年间担任过官吏部主事等职,期间曾参与维新活动。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捕捉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态之间的微妙联系,并以此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
  1. 作品原文
    山气隆隆合,溪流宛宛过。晴楼澹榆竹,秋佩照藤萝。深念传杯静,微阳拂袂多。此行关国论,应解忆岩阿。

  2. 艺术特色

  • 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图,山气、溪流、晴楼、秋色等元素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 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 诗句中蕴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流露,显示出诗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责任感。

陈三立的《鉴园集饯沈京兆》不仅以其深邃的艺术内涵赢得了后世的赞誉,更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成为了研究清末近现代初文学的重要资料。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主题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文化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独特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