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挟春气,与客上晴舟。
波暖鱼儿乱,风长雁影收。
酒人哀乐惯,山色浅深求。
呼出青天月,为歌水调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郎中挟春气,与客上晴舟。
波暖鱼儿乱,风长雁影收。
酒人哀乐惯,山色浅深求。
呼出青天月,为歌水调头。
《曾郎中酒集河舫》是一首五言律诗,出自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诗人陈三立之手,其背景和创作缘由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及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活动家。他不仅是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而且还是维新运动的积极分子。在戊戌政变后,因参与维新志士谭嗣同的死难事件而被革职,后流亡至江西南昌。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变迁和个人遭遇,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和内容。
诗歌原文:
郎中挟春气,
与客上晴舟。
波暖鱼儿乱,
风长雁影收。
酒人哀乐惯,
山色浅深求。
呼出青天月,
为歌水调头。
诗歌解析:
《曾郎中酒集河舫》不仅展示了陈三立作为诗人的语言天赋,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多面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陈三立的艺术成就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其创作的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