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气冥冥白,烟丝窈窈青。
孤篷寒上月,微浪稳移星。
灯火喧渔港,沧桑换独醒。
犹怀中兴略,听角望湖亭。
夜舟泊吴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舟泊吴城》是陈三立于1901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江南夜晚的宁静美丽,而且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境遇的深切思考。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诗歌原文:
孤篷寒上月,
万里梦归舟。
波渺寒烟远,
灯繁夜色幽。
江天愁望眼,
湖影动离愁。
欲寄江南信,
空怜故国秋。诗歌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陈三立在回江西南昌西山祭扫父墓时,舟行夜泊于鄱阳湖畔的吴城。当时正值义和团起义及八国联军入侵事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江南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该诗的写作手法独特,通过对比、对照等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孤篷寒上月”一句中的倒装句式使得表达效果更加强烈,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寒冷。
诗歌意义:作为晚清诗人,陈三立以其清新见长的风格著称。此诗不仅展示了其诗歌才能,更体现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深沉的情感投入。
《夜舟泊吴城》不仅是一首描写江南夜景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对于读者而言,深入理解这首诗的背景、内容及其艺术特色,不仅能更好地欣赏陈三立的诗歌才华,更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家国情怀的深刻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