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返棹月夜舟中遣兴用东坡赤壁二赋字

天地一蜉蝣,临风独溯流。
空江留过客,明月立孤舟。
秋色横沧海,清光泛斗牛。
苍茫天接水,放棹桂宫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珠江返棹月夜舟中遣兴用东坡赤壁二赋字”是诗人陈锦汉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在月夜江舟之中的遣怀之情和对古代文人赤壁之游的向往。下面将介绍这首诗歌:

  1. 作者简介:陈锦汉,清末近现代初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传统诗词的影响,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回顾。
  2. 诗歌原文:天地一蜉蝣,临风独溯流。空江留过客,明月立孤舟。秋色横沧海,清光泛斗牛。
  3. 诗句解析:这首诗以月亮为引子,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夜景。诗人通过“天地一蜉蝣,临风独溯流”两句,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面对浩渺宇宙的渺小感和孤独感。接下来,“空江留过客,明月立孤舟”两句,通过对月光下江水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浪漫气息。最后,“秋色横沧海,清光泛斗牛”则将读者的思绪带入更为开阔的自然景观中,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壮丽而深远。
  4.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赤壁之战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诗人通过引用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典故,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兴趣和尊重,也在作品中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之情。
  5.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典型的古诗词形式,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意境深远。诗中的用词精准而含蓄,如“天地一蜉蝣”,“明月立孤舟”,都极具画面感和想象力,能够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6.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怀旧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似乎在寻找心灵上的慰藉和精神的自由。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简单描绘,更是对生命、历史与美学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于喜欢中国古典诗词的朋友来说,这无疑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