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题亡友傅志丹太史维森书笺

重泉追悼修文召。好是芸窗同调。
当日玉堂年少。梦入生花笑。
无端剩我风尘老。抛却朋从歌啸。
检点行装鳞爪。犹作烟云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桃源忆故人 题亡友傅志丹太史维森书笺》鉴赏

《桃源忆故人 题亡友傅志丹太史维森书笺》是清代著名文学家陈步墀的作品,它以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深情怀念,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诗中充满了对亡友傅志丹的深切缅怀之情。诗人通过对亡友生前交往的回忆,表达了对其才华和人格魅力的深深钦佩,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与傅志丹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人在诗中写道:“当日玉堂年少”,这不仅是对朋友青春岁月的追忆,更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怀念。这种怀旧之情,使得整首诗歌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与不舍。

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理解和赞美。诗人写道:“好是芸窗同调”,这句话揭示了诗人与亡友之间共同的学术追求和生活情趣,展现了他们之间那种超越生死的深厚友谊。诗人通过“飞云五色笺”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书信在友情中的纽带作用,如同五彩斑斓的云彩一样,承载着诗人对亡友的思念和祝福。

诗的最后一部分则表达了对亡友的悼念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写道:“楼台横紫极,城阙俯青田”,这不仅仅是对亡友所在之地的描写,更是诗人对于人生、宇宙的一种哲学思考。诗人用这样的意象,表达出自己对于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逝者的永恒怀念。

《桃源忆故人·题亡友傅志丹太史维森书笺》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思的人生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生命以及世界本质的独到见解。这首诗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