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漫兴 其六

巘叠复峦重,寻幽偶寄踪。
草深没人迹,山缺拥云峰。
将帅思擒虎,经纶怀卧龙。
沉吟无限思,日暮倚青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漫兴 其六》是清代诗人陈肇兴创作的诗歌。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生平
  • 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 巘叠复峦重,寻幽偶寄踪。草深没人迹,山缺拥云峰。将帅思擒虎,经纶怀卧龙。沉吟无限思,日暮倚青松。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巧妙地将“山”、“云”与“人”融为一体,通过对山景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热爱。
  • 意象生动:“山缺拥云峰”一句中,“拥”字形象地表达了山峰环绕云朵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
  • 情感深沉:虽然诗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在描写自然景观,但诗人通过“将帅思擒虎,经纶怀卧龙”等词句,表达了他对于政治抱负的追求和内心的沉思。这种情感的深沉,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自然画卷,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
  1. 历史背景
  • 《山居漫兴 其六》的创作时间是在清末近现代初,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文人墨客寻求心灵寄托的重要时期。陈肇兴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此诗,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1. 文化价值
  • 此诗作为清朝末年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让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教育意义
  • 通过学习和欣赏此类古典诗词,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陈肇兴的《山居漫兴 其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承载了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风雅情怀,还能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