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芳引·寄蕙兰姊

滋兰树蕙,似当日、灵均幽抱。
满掬芳馨,空谷深居窈窕。
芸编共读,喜黉舍、相逢偏早。
祗故人别后,目断锦鳞青鸟。
道韫门庭,令晖才笔,更惊年少。
诵万卷琳琅,应有绣窗新稿。
落梅花、风里几回吟眺。
频伫思、何日画桡人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蕙兰芳引·寄蕙兰姊》是近现代诗人陈家庆创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家庆:陈家庆,近现代诗人,其作品多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在诗作中,他常常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角,展现对人性、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1. 诗词原文
  • 滋兰树蕙,似当日、灵均幽抱。
  • 满掬芳馨,空谷深居窈窕。
  • 芸编共读,喜黉舍、相逢偏早。
  • 祗故人别后,目断锦鳞青鸟。
  • 道韫门庭,令晖才笔,更惊年少。
  • 诵万卷琳琅,应
  1. 诗词鉴赏
  • 意境深远:《蕙兰芳引·寄蕙兰姊》以其深邃的意象和含蓄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青春的感悟。诗中的“空谷深居”、“锦鳞青鸟”等意象,构建了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 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的深情追忆,诗人展现了深厚的情谊。诗中流露出的是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人的力量。
  1. 文化意义
  • 艺术价值:作为近现代诗人陈家庆的代表作品,《蕙兰芳引·寄蕙兰姊》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诗作不仅展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
  • 启示作用:通过对《蕙兰芳引·寄蕙兰姊》的解读,读者可以领悟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主题对于现代人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陈家庆的创作背景是在近现代的社会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转型,新旧交替,传统与现代冲突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时代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 个人经历:陈家庆的个人经历也可能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诗人可能曾在校园中与友人有过美好的共读时光,这种经历激发了他对友情和学习生活的回忆,从而创作了这首充满怀旧与期待之情的诗歌。

《蕙兰芳引·寄蕙兰姊》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它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友情和教育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了解,人们不仅能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