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阳翁大宗伯登黄鹤楼韵①二首 其一

鹤去楼常在,逢人几白头。
神仙不可到,羁旅亦从游。
入望来全楚②,含情对远洲。
倚阑思不极,何以慰民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阳翁大宗伯登黄鹤楼韵》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组诗作品。该组诗共三首,第一首以“白云千载空悠悠”为题,第二首以“江天一色无纤尘”为题,第三首以“日暮乡关何处是”为题。其中,第一首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通过对黄鹤楼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中,杨慎以“白云千载空悠悠”为题,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的景象。他写道:“白云千载空悠悠,白鸟飞来又复去。”这里的“白云”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白鸟”则是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象征。通过这种象征手法,诗人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杨慎在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黄鹤楼”、“江水”、“山川”、“明月”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杨慎在诗歌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和阳翁大宗伯登黄鹤楼韵》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诗作,它通过描绘黄鹤楼周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