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埤头店

遥遥行李向溪东,待渡埤头一径通。
邸舍人歌春树外,征车牛逐暮云中。
沙连淡水村村竹,路近新园处处菘。
桥畔酒家帘影动,怜他少妇倚微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埤头店》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宋永清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宋永清,生平事迹不详。他是一位擅长诗歌的清代文人,其作品《溪翁诗草》可见一斑。
  1. 作品内容
  • 观音山过两三家:描写了在观音山一带经过的景象,寥寥数笔勾勒出古朴宁静的自然风光。
  • 便是埤头小径斜:直接点名了地点——埤头店,同时用“斜”字形容道路的曲折蜿蜒。
  • 买卖浑沽村舍酒:展示了当地市集的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在贩卖村中的美酒。
  • 往来常驾野牛车:描绘了村民日常出行的场景,他们常常驾驭着野牛车来往于村间。
  • 社邻傀儡行人少:反映了埤头店周边社区较为安静的特点,很少能看到行人。
  • 地接琉球去水赊:暗示了埤头店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它与琉球(今冲绳)相邻。
  • 茅店荒鸡啼夜月:以夜晚的茅店为背景,鸡啼声中伴随着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
  • 青灯只影滞天涯: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时孤寂的感受。这里的“只影”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影子,“滞天涯”则传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身在他乡的无奈。
  1. 创作意义
  • 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一个地区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还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简单描述,而是成为了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

通过对《过埤头店》这一文学作品的深入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不仅是对宋代文学的一种回顾,也是对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一种见证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