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外碧波宽。
远树依微露翠湾。
一棹冲寒天际去,潸潸。
好把萍踪问懒残。
匝地干戈悬。
柔橹轻舟甚处安。
何似松阴藉草眠,翩翩。
绿屿澄潭有钓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鸥外碧波宽。
远树依微露翠湾。
一棹冲寒天际去,潸潸。
好把萍踪问懒残。
匝地干戈悬。
柔橹轻舟甚处安。
何似松阴藉草眠,翩翩。
绿屿澄潭有钓竿。
《南乡子》并非一首文学作品,而是词牌名。词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曲调,它决定了词的格律、平仄和字数等元素,从而影响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南乡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多咏江南风物。在词的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多次变化,从单调到双调,从二十七字到五十六字,其音节和韵律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以适应不同时期的音乐需求。
《南乡子》一词牌名的代表作品有很多。例如,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歌颂古代英雄人物,表达了作者渴望像他们一样为国家效力、收复旧山河的壮烈情怀,同时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此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南乡子·忆武昌旧游呈卢员外象之》,则描绘了他对武昌旧游之地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深情怀念。
《南乡子》作为词牌名,不仅在词的写作中起到了规范作用,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通过对这一词牌名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及其文化内涵,同时也能更好地欣赏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