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亭夜市

鸡鸣茅屋下,记取索绹风。
抱布悬灯市,机声击柝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隆亭夜市》是清代诗人陈翰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展现了清代江南地区夜市的繁华景象和民间生活。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翰字旋吉,乾隆时期的无锡人,国子生,世居无锡新塘桥。他独好吟咏,但不轻易示人其作品,临终前命家人将其手稿尽焚,但兄长从火中抢救出数首诗稿。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鸡鸣茅屋下,记取索绹风。抱布悬灯市,机声击柝中。
  • 译文:夜幕降临时,鸡鸣声中,茅草屋内传来。记得那索绹风,手持布匹,在灯火通明的市集上交易。机器轰鸣,柝声敲击着夜晚的宁静。
  1. 赏析
  • 意境描绘:诗歌通过“鸡鸣茅屋下”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古朴的夜晚氛围,紧接着“记取索绹风”则引入了繁忙的市场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 情感表达:诗中的“抱布悬灯市,机声击柝中”不仅描绘了夜市的繁荣,也反映了人们生活的热闹和丰富。
  1. 文化背景
  •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夜市成为了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鸡鸣”、“抱布”等词汇简洁生动,既体现了民间生活的质朴无华,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意象鲜明:通过“鸡鸣茅屋下”、“机声击柝中”等意象,作者成功地营造出了一幅生动的夜市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繁忙而热闹的夜晚。
  1. 历史影响
  • 《隆亭夜市》虽然只是一首简短的五言绝句,但它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清朝时期无锡地区的夜市生活,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隆亭夜市》不仅是一首描写夜市风情的诗歌,也是对清代江南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和生活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