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游张公洞

移此山来,是当日愚公夸父。
还疑请五丁力士,凿成紫府。
曲蹬崎岖犹可入,悬崖逼仄真难度。
只洞中蝙蝠共飞攀,羊肠路。
石洼者,形如釜。
石突者,形如鼓。
更左拿右攫,狰龙狞虎。
仙去已无黄鹤到,人来尚忆青鸾舞。
渐云迷丹灶日西斜,催归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游张公洞》是清代诗人陈维岱的作品。这首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历史和考古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简介:陈维岱是一位清代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通过《满江红·游张公洞》,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2. 作品原文:《满江红·游张公洞》原文如下:移此山来,是当日愚公夸父。还疑请五丁力士,凿成紫府。曲蹬崎岖犹可入,悬崖逼仄真难度。只洞中蝙蝠共飞攀,羊肠路。石洼者,形如釜。石突者,形如鼓。更左拿右攫,狰龙狞虎。仙去已无黄鹤到,人来尚忆青鸾舞。渐云…

  3.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陈维岱可能曾亲自游历或听闻张公洞的故事,从而激发了他对这一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这首诗可能是在游览张公洞后所作,通过对这一自然奇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4. 作品鉴赏: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满江红·游张公洞》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中的“移此山来,是当日愚公夸父。还疑请五丁力士,凿成紫府”等句,形象地描绘了张公洞的宏伟与奇特。而“更左拿右攫,狰龙狞虎”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洞穴中蝙蝠飞舞的壮观景象。

  5. 历史文化价值:除了文学艺术价值外,《满江红·游张公洞》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清代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的关注和尊重,同时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心态。

《满江红·游张公洞》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也是研究清代文人文化心态和审美追求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