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湿苍梧树。
是千年、骚人谪宦,旧销魂路。
中殪国殇三十口,飒沓灵旗似雨。
光剡剡、云中顾慕。
钴鉧潭西罗神庙,笑迎神、枉费昌黎句。
须让尔,歆椒醑。
招魂哭入南荒去。
痛孤儿、芒鞋曾踏,万山愁雾。
峭壑悬崖藤羃䍥,日落啁啾翠羽。
寻不遍、鹧鸪啼处。
谁认当年骑箕客,有猩猩、夜共獠奴语。
蕉与荔,绣祠宇。
贺新郎 挽骥沙朱南池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 挽骥沙朱南池先生》并非是陈维崧的作品,而是陈迦陵对陈维崧的称呼和作品名。
陈迦陵,即陈维崧(1625年—1682年),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情感丰富,被后人广泛赞誉为“国士无双”。在文学领域,陈维崧与纳兰性德齐名,被后人合称为“南陈北纳”,其词作广受赞誉,被誉为“陈纳二公”。他的词风豪放,情感深沉,擅长运用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观,表达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关于朱南池,据史料记载,朱南池是明朝末年的一个人物。永历六年(1652年),清朝军队南下,占领了柳州,朱南池阖门殉节于北流县的黎村。这一事件使得朱南池的名字成为了历史上的重要符号。陈维崧在其词作《贺新郎·挽骥沙朱南池先生》中,表达了对朱南池及其家族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歌颂了他们的忠烈精神。
陈维崧的《贺新郎·挽骥沙朱南池先生》,实际上是一首充满哀思和赞颂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陈维崧本人的情感世界,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陈维崧的文学成就及其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