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忆邓尉梅花

佳人空谷。
有铜坑千树,潇湘一幅。
暗记当年,才过收灯,有人约探林屋。
参差帽影鞭丝里,饾饤得、许多浓绿。
便归来、携取冰魂,并入小窗横竹。
讵料今年病里,东君又过去,九分之六。
冷落看花,情性懵腾,且把道书闲读。
不缘修道缘伊冷,恐孤负、楼东瘦玉。
忍馀寒、梦到深山,细问一春幽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疏影·忆邓尉梅花》是一首描写梅花的作品。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展现了梅花的优美与高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梅花独特韵味的赞美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下是作品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著名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后因反对康熙帝南巡而辞官归隐。
  1. 原文内容
    佳人空谷。有铜坑千树,潇湘一幅。暗记当年,才过收灯,有人约探林屋。参差帽影鞭丝里,饾饤得、许多浓绿。便归来、携取冰魂,并入小窗横竹。讵料今年病里,东君又过去,九分之六。冷落看花,情性懵腾,且把道书閒读。

  2. 艺术特点

  • 形象描绘:诗中通过“铜坑千树、潇湘一幅”的描绘,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梅花图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寒冬之中,感受到梅花的坚韧与美丽。
  • 情感抒发: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 意境营造:诗中的“冰魂”、“小窗横竹”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高洁、孤寂的艺术境界,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美感。
  1. 文化意义
  • 《疏影·忆邓尉梅花》不仅是一首赏梅的诗歌,更是一首咏叹梅花的高洁和孤独的作品。它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对于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疏影·忆邓尉梅花》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成为后世研究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