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妆楼下伤情路,西风又吹人到。
一绺山鬟,半梳苔发,想像新兴闹扫。
塔铃声悄。
说不尽当年,月明花晓。
人在天边,轴帘遥闪茜钗小。
如今顿成往事,回心深院里,也长秋草。
上苑云房,官家水殿,惯是萧娘易老。
红颜懊恼。
与建业萧家,一般残照。
惹甚闲愁,且归斟翠醥。
齐天乐 辽后妆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天乐·辽后妆楼》是边浴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述一个历史遗迹的遗墟,引发了作者对于过去繁华与今日荒凉的深刻感慨。
从艺术特色来看,此词以洗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历史场景,通过对残存痕迹的回忆,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词中用词考究,意象丰富,不仅重现了古时盛况,还透露出对往昔繁华无法复返的哀叹。例如,“蓟门浅草残阳路,脂香粉痕犹剩”一句,通过描写蓟门边的残阳和残留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从情感表达上看,该词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现实变迁的反思。在提及辽后洗妆楼的繁华景象时,词人表达了对曾经辉煌的怀念和对现今萧条的无奈。如“千年玉容谁在,御沟波写怨,曾照娇靓”,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从文学地位来看,《齐天乐·辽后妆楼》不仅因其优美的文字受到赞誉,更因为它所传达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而成为研究的宝贵资料。它让人们得以窥见古代建筑的风采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思考。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讲,《齐天乐·辽后妆楼》不仅是对一个遗址的描述,更是对整个时代变迁的缩影。它让人们认识到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积淀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前人的生活与艺术创造。
《齐天乐·辽后妆楼》以其深刻的历史感、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这首词,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能体会到词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对历史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