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花前,旧年笑语莺犹记。
今年倍好,才开便遇,养花天气。
料理银罂,排当檀板,绿窗如水。
唤游丝舞絮,遮围绣幕,休轻放,闲愁至。
多少倚阑心事。
怅神州、斜阳战垒。
沉香亭畔,慈恩寺后,蘼芜满地。
只有江南,一枝如故,红酥粉腻。
任英雄老了,花还赚我,且逢花醉。
水龙吟 乙卯暮春云臣斋头看牡丹
介绍
这是一首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作品,名为《水龙吟·乙卯暮春云臣斋头看牡丹》。以下是对其的简介:
作品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在乙卯年的暮春时节,在自己的书房前观赏牡丹花时所作。当时正值春末夏初,牡丹盛开的季节,因此作者以牡丹为题材,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原文
水边杨柳麹尘低,来时占得年时翠。如今憔悴,东风依旧,雨晴风细。红紫漫山无数,绿阴何事偏先改?问花花不语,但见枝头鸟衔飞坠。蝶梦冷,莺声细,春愁几许!
赏析
此词上阕写暮春风光中牡丹的娇艳美丽。“水边杨柳麹尘低”三句,描绘了一幅春天里杨柳依依、曲尘微扬的优美画面,暗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愉悦而宁静。然而,这种美好的景象并未持续多久,“如今憔悴,东风依旧”两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忧伤与感伤的世界。这里的“憔悴”,既是指牡丹花朵不再如往日般娇艳夺目,也暗喻着诗人自己年华老去、事业无成的无奈与失落。“东风依旧”则表达了尽管环境发生了变化,但诗人对于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从未改变。
下阕转入对牡丹的直接描写,通过“红紫漫山无数,绿阴何事偏先改?”两句的提问,表达了对春天变迁无常、万物更迭的感叹。而“问花花不语,但见枝头鸟衔飞坠”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牡丹比作一位沉默寡言的佳人,她虽不语但能传达出内心的哀怨与无奈。同时,这两句也揭示了牡丹虽然美丽却无法抗拒岁月的流逝,最终只能化作尘土。最后一句“蝶梦冷,莺声细,春愁几许”更是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升华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在这里,“春愁”不仅仅是指对春天消逝的不舍,更是一种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沉思索。
这首《水龙吟·乙卯暮春云臣斋头看牡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才情横溢,更引发了我们对生命、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