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慢 虎邱遇刘元玉因忆东皋旧事赋感

前事蒙蒙。
对天边皓魄,场上晴空。
僧窗秋夜话,霜磴故人逢。
苏台原是绮罗丛。
被牧笛、吹来几阵风。
扬州旧花月,也应与、此间同。
歌馆闭,舞衣散,玲珑老,野孤穷。
岁月已非光景在,算常到、梦魂中。
莲塘坠粉泣香红。
总缀就、闲愁点客篷。
杳霭棹歌响,又何处、度疏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燕归慢·虎邱遇刘元玉因忆东皋旧事赋感》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陈维崧,字其年,号迪陵,生于1625年,卒于1682年。江苏宜兴人。早慧的陈维崧自幼有神童之称,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后参加修《明史》。他的文学才华尤其体现在词作中,尤长于词及骈体。

  2. 诗词原文:前事濛濛。对天边皓魄,场上晴空。僧窗秋夜话,霜磴故人逢。苏台原是绮罗丛,被牧笛、吹来几阵风。扬州旧花月,也应与此间同。歌馆闭,舞衣散,玲珑老,野狐穷。岁月已非光景在,算常到梦魂中。莲塘坠粉泣香红,总缀就、闲愁点客篷。杳霭棹歌响,又何处、度疏钟。

  3. 词中描绘的景象:诗中提到“前事濛濛”,暗示了过去的事情朦胧不清,“对天边皓魄,场上晴空”,则描述了一幅宁静的中秋夜景,天空澄澈,月光皎洁。

  4. 诗词表达的情感:通过对昔日繁华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诗中的“岁月已非光景在”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留恋。

《燕归慢·虎邱遇刘元玉因忆东皋旧事赋感》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清代文人陈维崧及其时代风貌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不仅能够领略到陈维崧的词风和才情,还能进一步理解古代文化及历史背景的交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