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咏美人秋千

昨夜湔裙罢,今日意钱回。
粉墙正亚朱户,其外有铜街。
百丈同心彩索,一寸双文画板,风飐绣旗开。
低约腰间素,小摘鬓边牌。
翩然上,掠绿草,拂苍苔。
粉裙欲起未起,弄影惜身材。
忽趁临风回鹘,快作点波新燕,糁落一庭梅。
向晚半轮玉,隐隐照遗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咏美人秋千》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词的各个方面:

  1. 创作背景
  • 《水调歌头·咏美人秋千》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当时陈维崧作为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纂《明史》等重要文化项目。
  • 词的创作可能与作者的个人情感体验有关,反映了其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词采用了古典诗词常见的“起承转合”结构,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美人秋千的场景。
  • 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粉墙”、“铜街”、“彩索”、“绣旗”等,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 通过对美人动态的捕捉,展现了古代女性美的独特魅力和生活情趣。
  1. 文学价值
  • 作为陈维崧的代表作品之一,《水调歌头·咏美人秋千》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 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传统诗词形式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融入了创新元素。

《水调歌头·咏美人秋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深入分析这首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清代词人的才情与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