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六 汴京怀古十首

宋室宣和,看艮岳、堆琼砌璐。
也费过、几番锤凿,两朝丹垩。
花石纲催朱太尉,宝津楼俯京东路。
晋铜驼、洛下笑人忙,曾回顾。
花千朵,雕阑护。
峰万状,长廊互。
使神搬鬼运,无朝无暮。
一自燕山亭去早,故宫有梦何由作。
叹此间、风物剧催人,成南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组词,这组作品收录于《湖海楼词集》。陈维崧的这首《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感慨与文化认同,更是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和个人命运。

从内容上看,这组作品以北宋时期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宋室宣和时期政治、军事和经济状况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及个人在其中所受的影响。作品中提及的“艮岳”、“花石纲”等关键词,都指向了北宋时期的特定政治事件和社会现象。

在艺术表现上,陈维崧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的诗词形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与见解,对宋代的汴京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他通过对汴京城内外景观的描写,如“流水空祠牛弄笛”,“废馆风吹瓦”,不仅呈现了城市的衰败景象,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古代建筑和历史的了解,还体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匠心独运。

从情感表达来看,《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充满了陈维崧的个人情感和时代感。例如,在提到朱太尉时提到的“花石纲”,既揭示了当时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对统治者奢侈无度行为的批判。此外,作品中还蕴含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从文学价值来看,这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和文化精神的一次深刻探讨。陈维崧通过这组作品,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展望。这种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这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不仅仅是一组文学作品,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与文化的自我对话和反思。通过对北宋汴京历史的回顾,陈维崧不仅展现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传达了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记忆,更是对未来的一种启迪和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