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芳引 咏兰

溪店寺桥,映一带、铜峰蛾簇。
有黛叶离披,露萼烟条齐矗。
参差鹿柴,日给与、幽芬千斛。
似佳人绝代,零落今依草木。
数朵微含,一枝乍秀,淡淡如菊。
笑秾李夭桃,祇解寻常妆束。
无言一笑,嫣然空谷。
想采时、无数裙腰都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蕙兰芳引·咏兰》是一首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词,这首词以蕙兰为题,通过对蕙兰的描绘赞美其高洁、坚韧的品格。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诗人背景
  •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清朝著名词人。他幼年即显示出神童之才,康熙年间曾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并修《明史》。陈维崧尤长于词及骈体,有《迦陵文集》《迦陵词》《湖海楼诗集》等作品传世。
  1. 作品原文
    溪店寺桥,映一带、铜峰蛾簇。
    有黛叶离披,露萼烟条齐矗。
    参差鹿柴,日给与、幽芳千斛。
    似佳人绝代,零落今依草木。
    数朵微含,一枝乍秀,淡淡如菊。
    笑秾李夭桃,只解寻常妆束。
    无言一笑,嫣然空谷。
    想采时、无数裙腰都绿。

  2. 诗词赏析

  • 自然描绘:词中对蕙兰生长环境的描写生动细腻,通过“溪店寺桥”和“铜峰蛾簇”的意象,展现了蕙兰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静谧之美。
  • 人格象征:“似佳人绝代,零落今依草木。”这句话将蕙兰比喻成绝代佳人,即使如今枯萎,依然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体现了蕙兰的高洁和坚韧。
  • 情感寄托:词中通过“无言一笑,嫣然空谷”表达了作者对蕙兰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寓意着诗人自身的高洁品质与超脱世俗的态度。而“想采时、无数裙腰都绿”,则表达了对蕙兰美好形态的向往和赞美。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整首词通过描绘蕙兰的生长环境和个人情感,实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词人不仅通过自然景观来表现蕙兰的美,还通过自身的情感变化来深化这种美的内涵。
  • 意象丰富:词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包括自然环境、蕙兰的形态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的情感和蕙兰的美丽。
  • 语言优美:陈维崧的这首词语言优美,用词准确,既描绘了蕙兰的外在美,也展现了其内在的品格,使得整首词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情感上的共鸣。
  1. 文化影响
  • 文学价值:《蕙兰芳引·咏兰》作为陈维崧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使其成为研究清代词坛的重要资料。同时,这首词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审美启示:通过对《蕙兰芳引·咏兰》的学习,可以领悟到古人对于自然的观察、对于美的把握以及对品格的追求。这种审美观念对现代人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蕙兰芳引·咏兰》不仅是陈维崧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清代诗词艺术的一个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