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回舟即事

红树槎枒,绿水周遮。
荡舟回、水驿烟斜。
一樽似梦,万事如麻。
叹吾衰也,行不得,住为佳。
极天烽火,依然此地,小楼前、人戴黄花。
船头侧听,不是悲笳。
是前溪口,新月底,拨琵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香子 回舟即事》是清代的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远度,江苏宜兴人。他不仅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还曾担任过南明弘光朝礼部尚书等职。他的文学成就以词为主,尤其擅长写景、咏物、抒情,其词风豪放、清新、雅丽,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词原文:红树槎枒,绿水周遮。荡舟回、水驿烟斜。一樽似梦,万事如麻。叹吾衰也,行不得,住为佳。极天烽火,依然此地,小楼前、人戴黄花。船头侧听,不是悲笳。是前溪口,新月底,拨琵琶。
  3. 诗词赏析: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陈维崧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的感慨。首句“红树槎枒”,描绘了一幅繁茂的树木景象,而“绿水周遮”则展现了清澈的水面上倒映着树木的美丽画面。接着,“荡舟回、水驿烟斜”描绘了作者在船上摇曳前行的情景,“一樽似梦,万事如麻”,则表达了对人生种种烦恼的无奈与感叹。最后两句“极天烽火,依然此地,小楼前、人戴黄花”,“船头侧听,不是悲笳。是前溪口,新月底,拨琵琶。”则更显深沉内敛,既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期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清代词坛上的经典之作。

《行香子 回舟即事》不仅展示了陈维崧作为一位词人的深厚造诣,也反映了他在面对个人命运时所表现出的豁达与坚韧。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