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娘子又一体 汲女

柴门之外清江晓。
两三枝、映竹夭桃小。
斗茗偏忙,浇花趁早。
铜瓶翠绠深深抱。
汲馀闲数双栖鸟。
坐晴矶、红上梨涡悄。
窣地许防,有人低笑。
浣衣娘又盈盈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娘子又一体·汲女》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与人情之趣的独特感悟。下面将深入探讨《七娘子又一体·汲女》的艺术特色、创作背景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陈维崧擅长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其《七娘子又一体·汲女》中“柴门之外清江晓”一段便勾勒出一幅宁静淡雅的水乡晨景,竹影婆娑,江水潺潺,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幽静氛围。
  • 情感表达:词中蕴含着淡淡的忧愁与闲适,“斗茗偏忙,浇花趁早”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而末段“坐晴矶、红上梨涡悄”则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引人深思。
  • 技巧运用:《七娘子又一体·汲女》在句法和用词上颇具匠心,如“铜瓶翠绠深深抱”中的“铜瓶翠绠”,不仅形象生动,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感。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陈维崧自幼聪明过人,有神童之称。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始于康熙十八年,曾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并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时代环境:陈维崧生活的清代中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繁荣。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多有吟咏自然美景之作,陈维崧也不例外,他的诗词创作深受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
  1. 历史评价
  • 文学价值:陈维崧的文学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著称。他的词作在风格上既有豪放派的大气磅礴,又有婉约派的小桥流水,体现了他广泛而深厚的文学素养。
  • 后世影响:陈维崧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在清代词坛上,他的词风被后人所推崇,成为研究清代词学的宝贵资料。
  1. 文化意义
  • 审美观念:陈维崧的作品中蕴含着一种超越时代的美学追求,他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趣的捕捉,反映了古人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
  • 人文关怀: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陈维崧传递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切关注,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社会责任与道德修养的思考。

《七娘子又一体·汲女》不仅是陈维崧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每一位爱好文学的人去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