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萤

露井坐三更,无数幽辉印水精。
忽地流将深竹去,身轻。
却把深闺绣幔萦。
惆怅记前生,鸳瓦曾经弄月明。
闲话江都隋炀帝,含情。
扇亸轻罗扑不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乡子·萤》赏析

《南乡子·萤》,一首清词,以露井、幽辉等元素,勾勒出夜深人静时分,作者独自在露井边坐定的静谧情景。《南乡子·萤》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作品。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是明末清初词坛上的一颗耀眼明星。他的文学造诣和创作风格深受后世推崇。这首词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的情景,用“露井”、“水精”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世界。

“露井坐三更”,这句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而“无数幽辉印水精”,则通过萤火虫在露井边的闪烁,映衬出水中的光泽,形象地展现了月光与露水的交相辉映,营造出一幅幽美的画面。

接下来的句子,“忽地流将深竹去”,描述了萤火虫被风轻轻吹动,仿佛要融入更深的竹林中,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诗意。而“身轻”两字,更是将萤火虫轻巧灵动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美好的夜色并未给诗人带来多少慰藉,“却把深闺绣幔萦”,反而让他更加感到孤独。这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过往美好回忆的追忆。

“惆怅记前生,鸳瓦曾经弄月明”,诗人回忆起与爱人在月光下共度的美好时光,那些温馨而甜蜜的回忆让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思念。“轻话江都隋炀帝”,诗人又回忆起历史人物隋炀帝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给他带来了些许启示或者警示。最后一句“扇亸轻罗扑不成”,则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无奈和失落。

《南乡子·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陈维崧深邃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这首词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和表达,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