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九日同贲黄理田公燮登慈仁寺内毗卢阁分赋登高二韵录一

四围铃铎响刁骚,一线穿云缔搆牢。
且以登楼当戏马,何妨啜茗代持螯。
天连赵魏晴俱出,松历金元腊更高。
目断昆明池畔将,何时归镫压靴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属于七言律诗。王十朋是宋代文学家,他以诗歌著称,尤其擅长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他的诗作风格豪放,富有感情色彩,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来增强诗的表现力。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九月十九日,诗人与贲黄理田公燮一同登上慈仁寺内的毗卢阁。毗卢阁是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寺庙内,通常与佛塔、佛像等宗教元素有关。王十朋在此登高望远,感慨时光流转,人生易老。他选择在此时创作,可能是因为他看到了周围的景色,触发了他的感慨,从而有了这首作品的诞生。

在这首诗中,王十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山峦叠翠,湖水澄净,天空湛蓝,云朵洁白。他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同时,他也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例如,他提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意味着尽管青山依然存在,但人世间的变化却无法预测,就像夕阳一样短暂而美丽。

最后两句“不知岁月长多少,唯有青山与白云”更是将个人的生命感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他认为,无论是人的生老病死,还是自然界的四季更替,都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王十朋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