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雨(甲申)

入秋七日不出屋,屋霤隐隐蛟龙悬。
若过三日雨不止,直恐我屋浮上天。
愁云一气与地匼,众星黑似沈深渊。
人言今夕会牛女,行潦毋乃忧迍邅。
银汉倒流河梁坼,海客漂泊无来船。
黄姑怒乌鹊,乌鹊拍翅何连颠。
便驱乌鹊百万尽入水,此桥那能一夕填。
星期有程不可误,雨足何苦愁相缠。
我劝天孙回云骈,慎莫渡河河欲穿。
珍重玉体万万年,谁家儿女瓜果虔。
不乞雨止乞星圆,吁嗟此意痴可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游的《甲申雨》并非直接以“七夕雨(甲申)”为标题,而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甲申雨》是宋代爱国诗人、词人陆游的作品。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2. 诗歌原文:老农十口传为古,春遇甲申常畏雨。风来东北云行西,雨势已成那得御。山阴泆湖二百岁,坐使膏腴成瘠卤。陂塘遗迹今悉存,叹息当官谁可语。甲申畏雨古亦然,湖之未废常丰年。小人那知古来事,不怨豪家惟怨天。

  3. 诗歌鉴赏:《甲申雨》通过描绘甲申年(南宋时期)的自然灾害,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诗中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不同遭遇,反映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农民苦难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4. 文化意义:《甲申雨》作为宋代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历史价值。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宋代社会风俗、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社会的风貌,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5. 情感表达:在《甲申雨》中,陆游表达了对农民生活困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诗人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述,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和无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改善民生的渴望。

陆游的《甲申雨》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现象的诗,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大义的坚持和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在欣赏这部作品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陆游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从而更好地体会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甲申雨》是陆游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