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竟海万卷书屋图(甲申)

先圣去我远,存者独其言。
馀子递相述,积义何止千。
有书不能读,大道其茫然。
唐侯平生志,耻为造物顽。
束发受万卷,一心与贯穿。
门馆草木静,琴瑟左右安。
十年长安住,岁月如深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唐竟海万卷书屋图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万卷书屋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

首句”题唐竟海万卷书屋图(甲申)”中的”唐竟海”可能是指唐代诗人、文学家杜甫,因为杜甫的诗歌中经常提到”万卷书”,象征着博学多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万卷书屋”则是一种藏书丰富的场所,象征着知识与学问。因此,这首诗可能在赞美杜甫的文学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第二句”古来学士尽知名”表明自古以来,众多有名望的学者都以学识渊博而闻名于世。这句诗可能是在强调学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人们对学问的尊崇和向往。

第三句”谁解其中味”则是在询问谁能真正理解并领略到学问的精髓和内涵。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对于学问的理解并不简单,需要深入探究和领悟,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奥妙和魅力。

第四句”只恨古人少一斑”则是在感叹古代文人墨客虽然拥有大量的学识,但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未能充分展现学问的全部面貌。这里的”一斑”指的是部分,而”冰山一角”则意味着大部分内容隐藏在水面之下。这句诗可能是在批评现代的人们缺乏对古代文化和经典的深入了解和重视,导致许多珍贵的知识和经验未能得到传承和发扬。

第五句”我今独好此一书”则是在表达自己对万卷书屋的喜爱之情。这里的”独好”表示特别喜爱、珍视,而”此一书”则特指万卷书屋中的藏书。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学问的重视和尊重。

第六句”何日开卷始心安”则是在询问何时才能打开书本,开始沉浸在知识的世界中,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对学习的态度和期望,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感。

最后一句”不知君意如何”则是在表达对对方是否能理解自己的心意的疑问。这里的”君”可能是指读者或者同道中人,而”意如何”则是询问对方对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看法。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对他人理解和认同的期望,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支持和鼓励。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万卷书屋的场景,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重视。同时,通过对比古人与现代人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反映了对古代文化和经典的珍视和继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