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有相感,旷代为畴偶。
亦有同堂人,一膜膈谁某。
执业须执真,结交须结久。
所惧德不修,内外成两负。
知再见君时,还相许与否。
至哉书中言,入道去其苟。
虽乏卓荦姿,敢不再拜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古今有相感,旷代为畴偶。
亦有同堂人,一膜膈谁某。
执业须执真,结交须结久。
所惧德不修,内外成两负。
知再见君时,还相许与否。
至哉书中言,入道去其苟。
虽乏卓荦姿,敢不再拜受。
《寄答竟海四首·其四》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春,当时,诗人因“乌台诗案”而遭贬为江宁(今属南京)司马。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主要在作者第二次被贬期间。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冉冉上升于一片残夜的尽头;江水浩荡奔流,一年又已悄然流逝,春意渐暖。我给家乡亲人捎去一封书信,不知它飘泊到哪儿去了?希望北归的大雁,把我的思念传递到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