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中五日雪,襄阳江水化为铁,千船万船冻欲折。
夜半狞龙惊梦热,以头触水水迸裂。
大冰峨峨压江来,可怜铁船立成灰,人命为鱼鱼为齑。
是夜月黑青天哀,冰山力大荆山摧。
吁嗟乎,冰山横来果何苦,会看白日消融汝。
冰山吟(甲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冰山吟(甲戌)》是清代诗人陈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襄阳城五日的大雪,以及随后江水变为铁质、船只冻结的景象,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具体是发生在襄阳城中的一次大雪现象。诗中不仅描述了雪后襄阳城的景象,还通过夸张的手法,如“千船万船冻欲折”,“以头触水水迸裂”,将这场大雪的影响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生动的描述,使得自然现象与人类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从艺术手法上看,《冰山吟》采用了典型的咏物诗形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寄托情感或反映社会现象。在这首诗中,自然界的“大冰峨峨压江来”不仅是对襄阳城大雪景象的真实写照,也隐喻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压力和困境,如江水被冻成铁质象征着民众生活的艰难,而“可怜铁船立成灰,人命为鱼鱼为齑”更是直接反映了由于大雪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从文化价值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同时,诗中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也是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冰山吟》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和希望的重要文献。
《冰山吟(甲戌)》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影响了后世,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扇观察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