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少穆夫子典试云南 其二 (甲申)

琐闱冰鉴受思深,画菜因缘入梦吟。
如我谈经蒙击节,几人挟瑟待知音。
蛮山瘴水多奇气,爱国怜才祗一心。
屈指归来梅雪里,压鞍文字壮星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林少穆夫子典试云南 其二 (甲申)”是清朝陈沆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及其内容:

  1. 诗题
  • “送林少穆夫子典试云南 其二 (甲申)”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清朝的陈沆所作。
  1. 作者背景
  • 陈沆,字鹤侣,号石屋,清代文学家、诗人,有《清史稿》等作品传世。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琐闱冰鉴受思深,画菜因缘入梦吟。  
如我谈经蒙击节,几人挟瑟待知音。  
蛮山瘴水多奇气,爱国怜才祗一心。  
屈指归来梅雪里,压鞍文字壮星镡。  
  • 翻译
考场的严正令人深思,与考试相关的一切都进入梦中吟诵。  
像我这样谈论经典而得到赞赏的人,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样等待理解?  
在多山的蛮夷之地,瘴气弥漫,充满了奇异的景色,只有对国家怀有爱国之情的人才能做到。  
等到考试完毕返回时,梅花盛开,满地白雪,带着文采和勇气的文字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璀璨。  
  1. 诗歌鉴赏
  • 主题:通过描绘考场的严峻环境和自己的感悟,表达了一种对知识追求和学术精神的赞美。
  • 艺术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相关历史背景
  • 陈沆生活在清朝康熙年间,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中描述的考试场景,可能反映了当时科举考试的严格和考生的紧张氛围。
  1. 文化影响
  •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

“送林少穆夫子典试云南 其二 (甲申)”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