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忆诗人顾恺之,文章风节两堪师。
新交乍别偏无梦,我辈多情转似痴。
村酒酌来如水薄,客愁生处有灯知。
不堪一样萧萧雨,分作人间两地思。
次夜复雨寄怀剑峰(甲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夜复雨寄怀剑峰(甲申)》是清代诗人陈沆的作品。这首诗作体现了诗人对于友人剑峰的深情怀念,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感慨。
诗中“苦忆诗人顾恺之,文章风节两堪师”反映了作者对友人才华和道德风范的高度赞赏与怀念。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画家和文学家,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和高尚的品德闻名。陈沆在此借用这一典故,不仅彰显了剑峰的人格魅力,也表明了自己对其才学的敬仰。这种对朋友才德兼备的称颂,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朋友关系,同时也映射出诗人自身的价值追求。
在“新交乍别偏无梦,我辈多情转似痴”两句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剑峰的新交别后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切不舍和对离别时刻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转变从“多情”到“似痴”,反映出人在面对挚友离去时内心的迷茫与挣扎,同时也是对深厚友谊的一种珍惜。
“村酒酌来如水薄,客愁生处有灯知”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饮酒、思念友人的场景。这里的“村酒”和“客愁”不仅是物质与情感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孤独与寂寞的写照。通过这种独特的夜晚体验,诗人将个人的忧愁转化为一种艺术化的表达,使得诗歌的意境更为深远。
《次夜复雨寄怀剑峰(甲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七言律诗,它不仅展示了陈沆深厚的文学造诣,也传达了他对友人剑峰的真挚情感。通过对朋友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首诗作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