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默深归邵阳 其一 (丁丑)

归家何事乐忘饥,为有良朋讲习资。
名到无成方肯悔,学当欲进转多疑。
江湖岁暮愁行役,风雨城南绕梦思。
谁使索居增怅叹,聚无三月又将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默深归邵阳 其一 (丁丑)”并非一部独立的文学作品,而是一首清代诗人陈沆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沆,清代湖北蕲水人。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嘉庆二十四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曾典广东乡试,任会试同考官。学宗宋儒,工诗。有《诗比兴笺》、《近思录补注》、《简学斋诗存》、《白石山馆遗稿》等著作。
  1. 诗歌原文
    出门求师友,入门恋庭闱。
    古人学如此,君乃今庶几。
    三年长安住,艰苦厚自持。
    在纷气不乱,独行貌如疑。
    甚愧君意厚,缤纷摘吾疵。
    愿同岁寒节,奈何舍我归。
    门闾此时望,雨雪安可违。
    羡君南行乐,自感游子衣。
    此去过长沙,我父官于斯。
    登堂见我母,具道儿今肥。
    古来贤豪士,常愿生同时。
    同生不同气,偶合终成离。
    送君旋闭户,积此悠悠思。

  2. 诗歌赏析

  • 《送魏默深归湖南》是陈沆创作的七言律诗。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不舍。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 诗歌中“出门求师友,入门恋庭闱”反映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家庭的重视。这种双重身份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 “三年长安住,艰苦厚自持”展现了诗人在仕途上的不易和坚持。这种坚韧的精神也是诗人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
  • “甚愧君意厚,缤纷摘吾疵”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情厚意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谦逊的品质。
  1. 诗歌背景
  • 这首诗作于清代乾隆丁丑年间,具体时间不详。陈沆在此时期创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这首《送魏默深归湖南》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送默深归邵阳 其一 (丁丑)”并非独立的文学作品,但它是清代诗人陈沆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清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