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阳守风(甲戌)

晓来天影变黄埃,天外惊风卷地来。
隔岸似兼飞雨势,横流难倚济川才。
蛟龙影里孤城动,鸿雁声中万鬼哀。
身世苍茫双眼泪,沙头忍冻立徘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兰阳守风·晓来天影变黄埃》是唐代诗人陈沆所作。该诗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人物的情感状态,展现了当时社会风貌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歌开篇“晓来天影变黄埃,天外惊风捲地来”,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日出时分的景象,天空的颜色由明朗转向昏暗,风云突变带来了一股强烈的震撼感。紧接着的“隔岸似兼飞雨势,横流难倚济川才”,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天气带来的不便与挑战,使得渡河变得困难重重。

诗中“蛟龙影里孤城动,鸿雁声中万鬼哀”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渲染气氛,既有大自然中蛟龙的威猛,也有鸿雁在寒空中的哀鸣,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既荒凉又悲凉的场景。此外,“今来渡兰阳,三日河上住”一句,揭示了渡口居民对天气变化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辛,也反映了他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与顺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和对渡口居民情感状态的刻画,展示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简单描绘,更深层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感慨。陈沆的这种表现手法,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诗的美,也让人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

《兰阳守风》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景观变化和人民生活状况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色彩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社会风情和人文情怀,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以及人生的态度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