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福德山寺(辛未)

远寺不知处,寒云深更深。
山空生妙响,树古有仙心。
小坐僧移榻,高谈鸟避林。
携归一片石,留伴雪中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游福德山寺(辛未)》是清代陈沆的一首诗。此诗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福德山寺的一次游览经历。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陈沆(1725—1801),字子鸿,号秋帆,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为乾嘉时期名臣。陈沆工诗,其作品以典雅见长,尤善写景咏物,有“诗坛耆宿”之称。
  2. 诗歌原文:远寺不知处,寒云深更深。山空生妙响,树古有仙心。小坐僧移榻,高谈鸟避林。携归一片石,留伴雪中吟。
  3. 诗歌解析:这首诗以清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福德山寺的宁静画面。首句“远寺不知处”,透露出诗人对寺庙所在之地的好奇与探寻;“寒云深更深”,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冬日清晨,云雾缭绕,天地间一片寂静的早晨。接下来的诗句如“山空生妙响”,“树古有仙心”,不仅描绘出了自然景物的静谧美感,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活动的精准捕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

陈沆的这首《游福德山寺(辛未)》不仅是对其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情怀的一种传承和发扬。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深刻的感悟,诗人成功地将自然之美与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使得这短短几句诗篇跨越时空,成为传世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