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作(辛未)

客子畏长夜,乡愁生五更。
乱蛩当户急,饥鼠上灯轻。
梦短心常觉,寒深气转清。
似闻残月里,肃肃雁孤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枕上作(辛未)》的文学魅力

陆游,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枕上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宋代诗词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六年,当时他已经七十六岁高龄,历经宦海沉浮、人生沧桑的他,通过此诗表达了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思考与感慨。

“无地容锥四壁空,浩然亦未怆途穷。”开篇便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诗人所处的环境——空旷而寂寥的居所,以及那种超然物外、不为外物所动的心境。这种表达既体现了陆游晚年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广阔。

“梦回倦枕灯残後,诗在空阶雨滴中。”紧接着,诗人将笔触转向了个人情感的抒发。夜深人静之时,诗人梦见自己回到过去的时光,但那只是一段虚无缥缈的回忆。而在现实中,诗人却依然在雨滴声中吟诵着自己的诗句。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陆游对过去岁月的追忆,更是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坚守。

“徂岁易成双鬓秃,故人难复一樽同。”诗人感叹岁月无情,昔日的友人如今难以再聚,而自己的双鬓已经斑白。这句诗流露出深深的怀旧之情和对逝去友情的哀思。

“唐安万里音尘绝,谁为寒沙问断鸿?”最后一句,诗人以问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悲凉。在遥远的唐安之地,即使隔着万里之遥,也无法听到亲人的消息;唯有寒沙中的断鸿,能传递着些许的讯息,却也只能让人徒增伤感。

整首《枕上作》虽然篇幅不长,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陆游的才情与哲思。他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充满哲理的世界,让人们在他的诗篇中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