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仰菶斋先生七首 其四

晚年结想事田园,傲骨嶙峋避世喧。
花屿书床勤灌溉,绿阴掩映似深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仰菶斋先生七首·其四》是清代诗人陈式金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对这首诗及其作者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式金,清代诗人,字介臣,浙江仁和人。他在晚清时期有较高的文学成就,与厉鹗、厉樊榭并称“清代三大诗人”。
  1. 诗歌内容
  • 晚年结想事田园:诗中表达了陈式金晚年的生活态度,他选择过一种隐居的生活,追求心灵的平静。
  • 傲骨嶙峋避世喧:描绘了陈式金的性格特征,他有着高洁的志向,不愿被世俗的喧嚣所影响。
  • 花屿书床勤灌溉:反映了陈式金热爱读书和学问的态度,他在花屿的书床上不断耕耘,汲取知识。
  • 绿阴掩映似深村:以自然景观作比,形容陈式金的生活环境,如同一个宁静的小村庄。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这首诗通过对陈式金晚年生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恬淡自适的意境。
  •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花屿”和“绿阴”等,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想象空间。
  • 语言精炼:虽然整首诗只有四句,但每一个词句都经过了精心挑选,体现了陈式金的严谨和细腻。
  1. 文化价值
  • 反映时代背景:这首诗反映了晚清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 传承文学精神: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清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文化追求,对中国古典文学有一定的传承意义。
  • 启迪现代生活:尽管时代变迁,诗中所体现的精神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可以启发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哭仰菶斋先生七首·其四》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座桥梁,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让人们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文学的力量。对于喜欢古典诗词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一份难得的文化遗产,值得细细品读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