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四月避乱舟次二首 其二

乱世财多是祸根,黄金散尽幸身存。
知机有愧倪高士,决见能先破众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庚申四月避乱舟次二首 其二》是清代诗人陈式金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期的感慨与思考。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陈式金(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田园诗,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1. 诗词原文
    乱世财多是祸根,黄金散尽幸身存。知机有愧倪高士,决见能先破众昏。
    落尽黄梅四月天,空枝一鸟语春还。早知梅熟春同去,怨却花时信早传。

  2. 诗歌解析

  • 乱世财多是祸根,黄金散尽幸身存。知机有愧倪高士,决见能先破众昏。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观察。乱世之中,财富往往成为祸根,而诗人自己虽然财富耗尽,却侥幸得以生存。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未能完全理解世事的真相,对于某些高人的行为表示了一定的遗憾。
  • 落尽黄梅四月天,空枝一鸟语春还。早知梅熟春同去,怨却花时信早传。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诗人描述了四月天气的变化,从落尽黄梅到春天的到来,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力量。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错过美好时光的哀怨,以及对于季节更迭、花开结果的无奈。

通过对《庚申四月避乱舟次二首 其二》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从中领悟到更为深远的人生哲理。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展现,更是作者情感与思想的真挚流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