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偶作三首 其一

六年避地左思多,挈眷归来鼓兴歌。
神佑适园当祀祖,天留寄舫合安和。
丹青更易诗千首,课读需求书万车。
更觅棕鞋方玉杖,从今踽踽老岩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园居偶作三首 其一”是陈恭尹的一首诗词,出自其《园居偶作》系列作品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陈恭尹简介:陈恭尹,字元孝,广东顺德人,是清初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文学成就在岭南三大家中占有重要位置,与屈大均、梁佩兰齐名,被并称为岭南三大诗人。陈恭尹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还精于书法,被认为是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
  • 生平事迹:陈恭尹生活在清初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他积极参与抗清活动,表现出了坚定的民族气节。此外,他还擅长绘画和诗词创作,其作品中透露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1. 诗歌原文
  • 原文:“园中画室曰易画轩,与人约画者,必以颂诗相易,一时四方名人投赠,题赠诗文成编行世。”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该诗展现了陈恭尹对绘画与诗词相互影响的理解。通过约定的方式,使得绘画作品与诗歌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实践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化艺术形式,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然和谐与心灵自由的生活理念。
  • 文化价值:作为岭南三大家之一的陈恭尹,其作品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展现,也是岭南地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1. 诗歌主题
  •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诗中通过对“适园”、“易画轩”等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共生。陈恭尹通过绘画与诗词的结合,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 文人雅集的场景:诗句中提到的文人雅集,反映了古代文人之间交流思想、切磋技艺的文化风尚。这种雅集不仅仅是文化的交流,更是情感和志趣的共鸣。
  1. 诗歌影响
  • 艺术影响:这首《园居偶作》中的诗作,展示了陈恭尹在文学与绘画方面的深厚造诣。其诗作中的自然描写和人文情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化传承:陈恭尹的作品不仅是岭南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

《园居偶作三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诗意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体现了陈恭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文学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