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石虎岭四首 其三

且待余清奉,茅亭建半山。
竹篱编婉转,石蹬砌弯环。
西岭烟霞足,南湖水鸟闲。
署名棠棣馆,吟赏事跻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居石虎岭四首·其三》为宋代诗人陈希谦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希谦,字子高,是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宋宁宗、理宗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 他的创作不拘泥于传统,善于运用新颖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因此被后人传颂。
  1. 诗歌原文
    卜居石虎岭四首 其三
    且待余清奉,茅亭建半山。竹篱编婉转,石蹬砌弯环。
    西岭烟霞足,南湖水鸟闲。署名棠棣馆,吟赏事跻攀。
  2. 诗歌赏析
  •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自然风光画卷。诗中的“茅亭建半山”表达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决心和对自然的向往。
  • “竹篱编婉转,石蹬砌弯环。”则展现了一种和谐与美感,竹子编织而成的篱笆曲折优雅,石制台阶铺设成优美的曲线。
  • “西岭烟霞足”,西岭的景色如画,烟雾缭绕,霞光斑斓,给人以无限遐想。
  • “南湖水鸟闲”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湖边,湖水宁静悠长,鸟儿在水中自由嬉戏,营造出一种恬淡宁静的氛围。
  • “署名棠棣馆,吟赏事跻攀。”表明此亭名为棠棣馆,是一处供人吟咏欣赏的地方,诗人经常在此登高远眺,与友人共饮畅谈。
  1. 文学价值
  •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高洁人格,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 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综上所述, 《卜居石虎岭四首·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诗作,也是宋代文人隐逸文化的一种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