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王陵联

六籍书收秦劫火;一抔土盖汉官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献王陵联》是清代诗人陈崇砥所创作的一副对联,其内容为“六籍书收秦劫火;一抔土盖汉官仪” 。以下是对这副对联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崇砥(1790年—1852年),字仲言,号石屋、西泠老人,浙江仁和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1. 对联原文
  • “六籍书收秦劫火;一抔土盖汉官仪”
  1. 历史背景
  • 《献王陵联》的创作背景是关于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及其家族的历史记载。刘德是西汉时期的一个显赫人物,他的家族在汉代享有很高的地位。刘德的陵墓位于现在的河北省献县,是一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
  1. 文化价值
  • 这副对联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献王陵联》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通过对联的形式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对联中的“六籍书”指的是《汉书》、《史记》、《礼记》等六部重要的史书,它们记录了汉朝的兴衰历程。而“一抔土”则是指汉文帝的陵墓,象征着汉朝的最高权力和尊严。通过对这两方面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1. 艺术特点
  • 陈崇砥作为清代诗人,他在创作中注重文字的音韵和谐与意境的深远。这副对联在形式上采用了传统的对仗手法,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对称,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严谨风格。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巧妙引用,使得整副对联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1. 赏析建议
  • 对于读者来说,赏析《献王陵联》不仅仅是欣赏其中的文学艺术,更可以借此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把握对联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献王陵联》作为清代诗人陈崇砥的代表作,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副对联的学习与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