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仙都白玉坛,东来灵气郁瓒岏。
天回青眼三千里,路上云霄五十盘。
终古儿孙朝岱帝,当年碑版肃祠官。
浮踪误我登临约,苍翠何时得饱看?
望岳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岳二首 其一”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于世。杜甫一生经历坎坷,忧国忧民,其诗作多反映出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关联。《望岳》这首诗便是杜甫在历经世事沧桑后,以泰山为象征,表达自己壮志未酬、胸怀大志的情感。
《望岳二首 其一》中,杜甫通过对泰山雄伟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立志高远的豪情壮志。首句“岱宗夫如何?”便开篇提问,以问天之广袤,表达了对泰山伟岸形象的无限遐想。接着,“齐鲁青未了”一句,则展现了泰山连绵不绝的山脉,如同青色的波浪一般延绵不断,给人以深远、浩渺之感。
第二首则从多个角度进一步展开对泰山的观察与描写,从远观、近看、细看直至俯视,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泰山在不同视角下的独特风貌,而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它不仅表达了诗人欲攀登高峰、俯瞰群山的雄心壮志,更体现了他超越一切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望岳二首 其一》不仅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佳作,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