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七世前修,为汝等现身说法;
二百余年中祀,助我朝应运生才。
广州城西关庙文昌宫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广州城西关庙文昌宫联
《广州城西关庙文昌宫联》是清代诗人陈景伊的名作,其诗原文翻译如下:“一十七世前修,为汝等现身说法;二百余年中祀,助我朝应运生才。”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昌”信仰。文昌帝君,又称文曲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文学之神,主管人间文化事业、科举考试等,因此,在文人墨客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此联以对仗工整、意蕴深远而著称。上联“一十七世前修”,表达了文昌帝君在古代历史上的影响力和教化作用。下联“二百余年中祀”,则反映了历代对文昌帝君崇拜与祭祀的文化传统。两联结合,既体现了文昌帝君的历史地位,又寄托了人们对知识、文化及教育事业的美好祈愿。
陈景伊通过此联,不仅是在赞颂文昌帝君的功德,更是在倡导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他认为,文昌帝君的出现,对于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存在帮助朝廷选拔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从而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发展。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思想精髓。
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人们对于文昌帝君的崇敬之情。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社区中,人们常会在文昌帝君的生日或忌日举行祭拜活动,以祈求学业进步、考试顺利。这种习俗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的表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体现。
《广州城西关庙文昌宫联》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