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寿王扶青五十,时予有都门之行

半百年华,中春天气,安乐家乡。
正桃夭吐艳,乳莺腾掷;
柳芽萌绿,轻燕回翔。
花里鸠车,尊前鸿案,君子阳阳左执簧。
真堪羡,羡儿曹进酒,酒进高堂。
年来我亦逢场。
却桃叶舟轻欲渡江。
怅孤篷只影,青灯炯炯;
柴门望眼,白发双双。
四十无闻,一寒至此,露马烟帆着底忙。
颠狂甚,借霞觞百二,浇我愁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 寿王扶青五十,时予有都门之行》是清代诗人陈以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且在历史和文化上也有其独特的价值。以下将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这首词:

  1. 诗词内容概述
  •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清朝乾隆年间,作者陈以松因仕途得意而作此词以庆贺友人王扶青五十岁大寿。
  • 词句解析:词中“半百年华”表达了对友人长寿的祝福;“正桃夭吐艳”与“乳莺腾掷”,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友谊之长久和活力。
  1. 艺术特色分析
  • 意象运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桃花、乳莺、柳芽、轻燕等,这些意象生动形象,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 语言风格:陈以松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善于用简洁明快的句子传达深邃的情感,使得整首词读起来既流畅又不失深意。
  1. 历史文化价值
  • 时代背景: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清朝乾隆时期的社会风貌,特别是对于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一种体现。
  • 文化传承:《沁园春》这种词牌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
  1. 情感表达分析
  • 友情颂扬:词中通过对王扶青五十大寿的庆祝,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这种情感表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难得。
  • 人生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状态的反映,陈以松传达了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和思考。

《沁园春·寿王扶青五十,时予有都门之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与欣赏,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趣味,还能从中汲取对人生、友情乃至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