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兰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
疏花嫩蕊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
岂有心心同婉娈,并无叶叶助风标。
断肠一集是离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兰花》是一首词,由郭麟创作于嘉庆时期。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兰花的清雅之美。下面对这首词的内容与背景进行深入分析:

  1. 诗词原文
  • 词题与作者:《浣溪沙·兰花》的作者是郭麟。郭麟,清代苏州吴江人,贡生出身,毕生工诗古文辞,著有《灵芬馆诗初集》。他的词作多表现了文人墨客的高雅情趣,此篇便是其佳作之一。
  • 词的内容:词中“髣髴铜瓶见露苗”,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疏花嫩蕊澹含娇”则进一步渲染出兰花的娇艳与清纯。“湘江清泪滴春潮”则借用湘江之景,隐喻着词人内心的哀愁和感慨。
  1. 诗词鉴赏
  • 艺术手法:《浣溪沙·兰花》使用了典型的宋代词风,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手法,使得整首词情感饱满且层次分明。
  • 文化内涵:《浣溪沙》作为宋词中的一种形式,其内容通常涵盖了自然景观、人生感悟等元素,而《浣溪沙·兰花》通过对兰花的细致刻画,不仅赞美其高洁的品格,也反映了诗人追求理想生活状态的愿望。
  1. 文学影响
  • 后世评价:《浣溪沙·兰花》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人所传诵和研究。它不仅是对古代文人骚客审美情怀的一种体现,也展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
  • 教育意义:作为古代文学作品,其蕴含的思想和美学观念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学习古典文学的学生而言,了解并欣赏《浣溪沙·兰花》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浣溪沙·兰花》不仅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景的词,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